普仁羅華– 又稱「馬荷羅基」-談述內在的和平

 

當普仁羅華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,他就開始嚮人們談論起內在的和平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喜歡他的思想和他的縯講。從電臺主持人到主要的政治人物,普仁羅華的思想總是可以被各種文化揹景和各種行業的人所接受。一下是我們隨意選取的一些關于普仁羅華的介紹和評論。

 



「普仁羅華的訊息很吸引我, 因為他談到一種可能性, 能使每個人找到不依賴外在環境的內在和平與喜悅。

他說,和平是在內在,可以感受得到, 我們只是忘了怎麼與它聯繫上。 另外我也覺得有趣的是, 他認為和平不只是沒有戰爭, 而 €且是個人自己去聯繫上、去培養內在的一種感覺。

我認為他的訊息是要為我們指出:若要幫世界帶來和平,每個人一定要先為自己找到和平, 這是非常需要的。 我很高興他今天的蒞臨。」


石昌杰,45歲,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副教授



身為藝術人,以前總是在追求靈性及內在之類的東西,但是要是沒有普仁羅華的引導,我會很難回到生命本身。

普仁羅華的影響在讓我回到單純的生命本身,讓我看事情比較清楚,有一份專注力、一份明白,讓我在處理世間的事情時,明白我要追求什麼。他提醒我回到生命本身,使我親近自己生命的律動,體驗生活最好的部分。

就一個東方人而言,我很含蓄也很難說得出口,來表達我對普仁羅華的謝意,但我身為一個大學的老師,我可以體會老師永遠付出得比學生多,他的付出真是太多太多,那使我很感動。

艾米里歐‧科倫波 – Emilio Colombo — 前歐洲議會主席及前義大利總理




「世界上有很多人從不同的角度談和平,有些人認為和平是良好社會經濟政策,或健全財富分配的結果。普仁羅華從一個既創新又引人入勝的觀點來談和平,他談到與其只靠團體機構或施政方針來創造和平,不如每個人都負起責任找到和平。他的訊息直指每個來聽他演講的人,而欣賞他訊息的人也來自社會各個階層。」
邱馨慧,27歲,外商財務分析軟體公司行政專員

我在高中時開始去看普仁羅華的演講錄影帶,一方面是想學英文,一方面是因為課業壓力很大,除了家及學校之外,能有個地方可以去,可是慢慢就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。等過了聯考到大二再去聽時,就觸發了內心一種感受。

普仁羅華讓我覺得比別人幸運一點,雖然每天都會面臨問題,而能看到雖然身處問題之中卻不會深陷問題。我在應徵工作時總是對和我面談的人說,工作只是讓我活下去的工具,不是生命本身,而普仁羅華所教我、幫我的是去發現生命。



派吉斯博士 — Dr. Pages — ,卡塔隆納大學校長以及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文化論譠首席執行長

 

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憲章開宗明義即提到:『既然戰爭是源自人的心念,保護和平的設施就必須建立在人的心念之中。』在大家都認同這句話的哲理的同時,欲使這憧憬成真卻無多大進展。沒有人真的知道要從何處開始著手或如何去做。普仁羅華帶來了一項和平的訊息,他提到一種更勝於沒有戰爭的和平,一種團體機構無法帶來的和平,一種需要靠個人去建立的和平。他提到要在外在建立和平,就需要先在內在建立起和平。他帶來了非比尋常並充滿希望的訊息。」


林少輝,55歲,MIT建築及社區規劃碩士,當公務員及從事都市規劃顧問工作20年,現在是全職義工。

大約二十三年前一位同事第一次告訴我關於普仁羅華的事,那時我剛從美國回來不久,在省政府當公務員。不久醫生宣布我得了癌症,開始一大堆的檢查及治療。




我當時問自己的問題是: 「要是我只能活六個月,我想知道的是 -- 我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?」  在治療過程中,有一天,也不知為了什麼,我要我太太陪我去以前聚會的地方。 從此我就開始經常去聽。



二十多年過去了, 我找到我人生的目的嗎?也有, 也沒有。 有,是因為我知道這輩子的目的就是要每天盡可能過得滿足感激, 而且普仁羅華也教我如何去做;沒有, 是因為我還需要努力每天保持清醒,我知道我還是需要別人提醒我生命當中的輕重緩急。



普仁羅華對我的影響是很細緻微妙,但又相當明顯。我在治療時一位護士對我說,她從未看過這麼快樂的病人;有些同事說我腦袋清楚同時也關心別人。這並不表示我都不會碰到問題,然而當我能保持心的安穩時,事情就會比較清楚,也比較容易看清方向、做對決定。

里查‧派登 — Richard Patten — ,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議員